搜索
二维码
0592-6152086
厦门市集美区灌南工业区山美路307号

页面版权所有©2019  厦门连晟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 闽ICP备10014277号-2      

关于我们

物流设备

服务支持

联系我们

添加微信

新闻资讯

>
>
>
魏际刚:未来十至二十年,是中国物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!(演讲节选)

魏际刚:未来十至二十年,是中国物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!(演讲节选)

作者:
来源:
2019/01/10 09:56
浏览量
【摘要】:
专家观点: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,中国已经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物流大国和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。中国物流业规模虽大,但绩效并不理想,问题突出严重。 魏继刚:中国知名物流专家、产业经济专家,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,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、战略研究特邀首席专家,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,福建省“一带一路”建设高级顾问,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、经济学博士、管理学博士后,哈
专家观点: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,中国已经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物流大国和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。中国物流业规模虽大,但绩效并不理想,问题突出严重。
 
魏继刚:中国知名物流专家、产业经济专家,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,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、战略研究特邀首席专家,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,福建省“一带一路”建设高级顾问,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、经济学博士、管理学博士后,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访问学者  ,牛津大学布拉瓦特尼克(Blavatnik)政府学院访问学者 ,改革开放40年物流行业专家代表性人物。
 
  以下文字节选自《魏继刚:中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、问题与趋势》——
 
 
……摘要: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,中国已经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物流大国和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。中国物流业规模虽大,但绩效并不理想。大而不强、全球连接能力弱、现代化程度不高,物流成本偏高、质量效益不佳,中高端、体系化、集约式物流服务与供应链服务等严重不足,传统运作模式难以为继等问题突出。"十三五"及未来更长时期,中国的工业化、信息化、市场化、城镇化、全球化、绿色化进程将深入推进,物流业发展的需求、技术供给、制度、资源环境以及国际格局会发生重大变化,要求中国物流业朝着安全、高效、便利、自动化、信息化、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、精细化、绿色化、全球化等方向发展。
 
一、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基本现状
 
(一)中国是全球物流大国
 
经过三十多年发展,物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的现代服务业。2013年,中国物流市场规模首次超过美国,成为全球第一[1]。2017年,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52.8万亿元[2](表1为近年来的物流总额变动)。2017年,全国铁路货物发送36.89亿吨,公路货运量368.69亿吨,水路货运量66.78亿吨,民航货邮运输量705.80万吨。全国铁路货物周转量26962.2亿吨公里,公路货物周转量66771.5亿吨公里,水路货物周转量98611.3亿吨公里,民航243.5亿吨公里。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126.72亿吨,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2.38亿TEU(标箱),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400.6亿件,快递日业务量突破10974万件[3]。铁路货物发送量、铁路货物周转量、公路货运量、港口吞吐量、集装箱吞吐量、快递量均居世界第一,民航货运量居世界第二。
 
高度调节板·连晟机械
 
高度调节板·连晟机械
 
在规模快速扩展的同时,物流能力有很大提升。2017年,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.7万公里,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2.5万公里,居世界第一位;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77.35万公里,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3.65万公里,居世界第一;全国内河航道里程达到12.7万公里,其中高等级航道1.25万公里;全国规模以上港口万吨级泊位达2366个;全国民航机场达到229个[4]。截至2016年底,全国营业性通用(常温)仓库面积达近10亿平方米,各种类型的物流园区不断涌现。物流基础设施的大发展为物流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 
二、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
 
中国已成为物流大国,但还不是物流强国,物流绩效并不理想。成本高、效率低、集约化水平不高、产业支撑度不足,诚信、标准、人才、安全、环保等“软实力”不强,尚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国际竞争的需要。
 
物流整体市场环境较为严峻,产业间联动发展空间巨大,物流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加大,收入利润率低。地方保护、不正当竞争、诚信体系缺失等问题依然存在,资金短缺、人才短缺问题难以缓解,创新驱动的内生机制尚未建立。与此同时,国家支持物流业发展的诸多政策有待落实,相关问题还没有实质性改善。这些对我国物流业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。
 
……
 
三、中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与趋势
 
(一)经济规模与贸易扩张、结构转换与升级给物流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
 
中国未来一、二十年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,由此将成为物流需求增量和物流市场规模最大的国家。未来一、二十年,中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,工业化推进过程中工业体系仍将有较大发展,大宗能源、原材料和主要商品的大规模运输方式和物流需求仍将旺盛。
 
(二)新型城市化、区域一体化及区域增长新格局对物流空间分布、效率、获得性等提出更高要求
 
中国正经历着规模宏大的城市化,推动着物流活动集中于城市群、城市带、大中小城市和城际间,不断增加的物流量、机动车量以及能源短缺、环境污染、交通拥堵和道路安全等问题,迫切需要提升城市内、城际间物流效率,构建符合“以人为本、城乡统筹、大中小城市相协调”的新型城市化要求,建设功能强大、高效集约的城市物流和配送体系。
 
(三)全球化纵深发展和开放新格局推动物流市场深刻调整
 
全球化推动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日益加深,要求中国与世界各国间有更好的交通运输、物流、通信、信息等基础设施连接。中国除与发达经济体继续保持密切经贸往来外,与新兴经济体以及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增长将会成为新的亮点,贸易格局的变化将带动国际物流活动此消彼长。中长期看,中国国际贸易仍将有稳健增长,带动中国国际物流继续较快发展,尤其是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会有更快发展。
 
(四)新技术突破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物流业升级
 
交通运输、物流、先进制造、信息网络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生物科技等领域在孕育新的技术突破,高速铁路、大型高速船舶、绿色航空、电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、无人驾驶、智能交通、智能仓储、智能分拣、新材料技术、节能环保技术、物联网、下一代信息网络、现代管理、计算科学等将在物流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和应用,互联网、移动互联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将与物流业深度融合,这些都对物流业升级带来重大促进作用。
 
(五)可持续发展和要素成本上升等驱动物流发展转型
 
未来一、二十年,中国物流能源消耗仍处于快速增长期,对液体燃料需求将大幅增加。由于物流企业运营所需的能源、劳动力、土地价格持续上涨,加之服务价格偏低、融资环境不佳等影响,依赖“高投入、高消耗、高排放、低产出、低效益、低科技含量”的传统物流运作模式将难以为继,面临着降低成本、提高效率、可持续发展的转型要求。
 
(六)供应链将会加快发展
 
供应链创新与应用,有利于加速产业融合,深化社会分工,提升产业集成和协同水平;有利于加强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的有效对接,降低企业经营和交易成本,促进供需精准匹配和产业转型升级;也有利于交通物流企业更深更广地融入全球供给体系,成为推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落地,打造全球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全新动能。
 
(七)应急和民生物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
 
中国自然环境和气候复杂多样,自然生态灾害严重。在加快推进工业化、城市化和经济社会转型时期,各类突发性事故发生概率将会加大,加之全社会安全意识不断提高,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十分迫切。
 
三农问题、医药卫生、社会救助、生活用品服务、邮政普遍服务、可追溯食品供应链管理等要求加快发展服务于民、方便于民、受益于民的民生物流。
 
来源//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(ID:gjyzjfzyjzx)
 
作者//魏继刚
 
【连晟机械】整理
 
高度调节板·连晟机械
 
高度调节板·连晟机械
 
【连晟机械】厦门连晟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9月,厂家批发各种规格的货台高度调节板/固定登车桥(气袋式/液压式高度调节板)。

NEWS

新闻资讯